你的位置:江南官方体育app下载安卓 > 新闻动态 >

三秦一颗闪亮的慈善之星

  • 发布日期:2025-04-12 13:15    点击次数:103
  • ——记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副会长、"爱心大姐"志愿服务队队长邱华

    三月的渭东平原,柳色初新,慈善之花次第绽放。2025年3月26日上午,渭南市建国饭店二楼会议大厅灯光璀璨, 气氛热烈,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上午9时整颁奖环节,我省11位身佩荣获中华慈善奖彩带的公益先锋,走上主席台接受获奖奖证书,站在最中间1.6米的个头,端庄俊秀,红色着装的女士显得格外耀眼。他就是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副会长、爱心大姐志愿服务队队长邱华。以二十年如一日的赤诚,在三秦大地谱写出动人的诗篇。

    邱华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二十载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用爱心温暖了无数困境中的人们,用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真谛。她从2004年至今,这位普通的退休职工带领团队走遍三秦大地,远赴四川大凉山、贵州等贫困地区,青海玉树、甘肃地震灾区,河南开封水灾区等地累计组织公益活动上万场,帮助困难群众上百万人次,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成为陕西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普通职工到

    "爱心大姐邱华的公益之路

    1958年出生的邱华,原西安核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从此与公益事业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年,46岁的邱华第一次走进山区学校,看到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内心深受触动。她开始自发地资助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衣物、文具和学习用品。

    随着帮助的学生越来越多,邱华的足迹逐渐从西安周边扩展到全省各地。2010年,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公益活动,邱华创办了"爱心大姐"志愿者服务队。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名志愿者的专业服务队伍。团队名称"爱心大姐"源于受助群众对邱华亲切的称呼,这个朴实无华的称谓背后,是无数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与认可。

    邱华并非富裕人士,每月退休金仅3000多元,但她始终坚持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的团队,共同传递爱心。"这些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一些爱心企业,是大家无私的奉献,才让我们能够为孩子们营造好的学习条件。"邱华总是这样谦虚地说。

    助学筑梦

    山区孩子的"邱妈妈"

    在邱华丰富的公益实践中,助学是她最为关注和投入的领域之一。二十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国百所山区学校,上千名孩子亲切地称她为"邱妈妈"。每年母亲节,邱华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孩子们真挚的祝福与问候,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2014年5月,一通来自大凉山的求助电话彻底改变了邱华的助学轨迹。电话中描述的孩子们艰难的学习情况深深触动了她。邱华立即行动起来,在网上发动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及国外朋友为孩子们捐助爱心善款。经过半年努力,她筹措了第一批爱心捐款52万元,在当地建起一所新学校——"万聚希望学校",并架起一座桥,铺了一段通往山外的路。2017年,她又募集36万元,在大凉山建起了第二所学校。

    2023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汶水镇汶水中心学校阿依合唱团的孩子们被央视选中录制节目,却因缺乏演出服装而陷入困境。邱华得知后立即与学校联系,按要求为60名孩子定制演出服装并邮寄过去。当孩子们穿上崭新的演出服登上舞台时,他们灿烂的笑容和动人的歌声通过视频传回陕西,成为对邱华和团队最好的回报。

    "我就是想一步步地做些好事,想尽我所能,能多帮一个是一个。"这是邱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帮助下,已有500名困难高考生圆了大学梦,资助的这些学生当中,考上浙江大学的博士生石斌最为感激。从物质资助到精神关怀,从个人帮扶到团队行动,邱华的助学之路越走越宽,点亮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希望之光。

    敬老助老

    孤寡老人的"大闺女"

    除了助学,敬老助老是邱华公益事业的另一重要支柱。在西安周边二十余家养老院中,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闺女"或"爱心大姐"。每个月,邱华和志愿服务团队都有固定的公益日程:5日,在白鹿原亲智中心陪伴自闭症和脑瘫儿童;10日,在养老院为老人理发;15日,在残障家园与孩子们互动;25日,在精神病医院看望患者;30日,在脑病医院慰问老人。

    2010年冬天,在一次社区慰问活动中,邱华了解到盐店街有位88岁的孤寡老兵陈耀东,体弱多病、生活艰难。她毫不犹豫地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自掏腰包支付老人生活开销,陪老人过生日、包饺子,整整陪伴了4年,直至老人离世。这样的故事在邱华的公益生涯中不胜枚举。

    增福来养老院的郭爷爷是邱华长期照顾的老人之一。2019年春节,90岁的郭爷爷悄悄问她:"过年你再来不?"大年初三,邱华带着包好的饺子和年货专程来给老人拜年,还特意补送了生日蛋糕和红围巾。从2009年开始,邱华带领团队连续10年在养老院陪老人们过年,贴春联、包饺子、送温暖,让养老院也有了家的温馨。

    "大闺女,我想吃烧鸡!""大闺女,我要吃饺子!"在西安市星光养老院,每隔一周邱华都会带着团队为老人洗头、理发、剪指甲。老人们早已将她当作亲人,毫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种亲如家人的关系,正是邱华长期坚持、真诚付出的最好见证。

    大爱无疆

    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

    邱华的公益视野从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每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四川甘孜地震、河南洪水等重大灾害现场,都留下了邱华和团队忙碌的身影。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年三十晚上,一通来自湖北红安县医护人员物资告急的电话让邱华放下了年夜饭的筷子。她连夜多方筹措,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将14000只医用口罩与6000双医用手套发往湖北红安县和西安各大定点医院。2021年12月西安疫情期间,她经多方协调募集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短短几天内将物资调配到西安市30多个社区,送到一线人员、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农民工、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手中。

    疫情期间,邱华组织"爱心大姐"团队成立防疫小分队,志愿者们在各自小区就近服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准备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当商洛地区疫情严重、防疫物资紧缺时,邱华团队紧急筹措3万多元物资自驾车送往商州区;当长安路某小区工作人员急需N95口罩时,他们迅速筹措100多枚送到社区。

    "新冠疫情发展这几年时间,我们通过每次参与抗疫服务志愿活动也积攒了许多经验,志愿者们也按照经验有条不紊地服务所在社区的群众。"邱华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志愿服务模式。在2022年西安疫情期间,她和团队为城中村的务工人员陈得地等送去了米面油、羽绒服等急需物资,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生命接力

    器官捐献与志愿精神传承

    2020年11月12日,63岁的邱华做了一件让许多人敬佩的事——她前往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志愿捐献包括眼角膜在内的多个器官和组织。当天,她就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决定,"爱心大姐"团队的其他成员看到后纷纷询问捐献流程,表达了捐献意愿。

    11月16日,在邱华的带动下,团队13名成员"组团"前往管理中心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这是全国首次公益志愿者组团参加人体器官捐赠。邱华说:"我在10年前就有捐献器官的想法,当时孩子小不理解,但现在孩子和老公都很支持我。"她的行动感染了更多人,团队第二批又有10人报名登记捐献器官。

    "如果有用的器官能捐献给需要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团队成员王建峡的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这种无私奉献、延续生命的大爱精神,正是邱华多年来言传身教的结果。

    在团队建设方面,邱华特别注重志愿精神的传承。团队成员任宝珠说:"参加公益志愿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自从加入爱心大姐服务队跟随邱华大姐参与一次次的公益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快乐。"王鸣英

    则将邱华视为榜样:"邱华大姐在我们团队中就是榜样,她深耕于公益事业并且掌握非常丰富的公益信息。她经常说:'咱们团队就是一块砖,哪需要就往哪里搬'。"

    邱金花2017年加入团队后深有感触:"我是2018年加入爱心大姐服务队,当时也是经别人介绍加入到这个团队中,在加入团队之前我也曾有一段志愿者服务的经历。记得第一次参加儿童福利院公益志愿活动,从那以后我心中就燃起了加入公益活动的火苗。"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使得"爱心大姐"团队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精神代代相传。

    荣誉与初心

    慈善路上的坚守与思考

    二十年的公益之路,邱华获得了诸多荣誉:荣获“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奖”“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陕西好人"“陕西慈善楷模”“陕西金星志愿者”“中国优秀公益人物”“陕西省十大公益大使”“全国敬老优秀志愿者”"西安好人"“陕西省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孝贤楷模"三秦最美家庭”等。然而,对这些荣誉,邱华看得很淡,她始终保持着朴实的初心。

    "辛苦并快乐着吧。因为你帮助别人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当然,也会有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是我觉得有舍有得,总要舍得,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是邱华对公益事业最朴实的理解。在她看来,公益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责任。"公益是一种社会责任,公益是一种生活习惯"是邱华始终坚持的理念。

    2021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邱华带领团队投入到运动会宣传、共享单车摆放、文明旅游秩序维护、文明交通引导、垃圾分类等服务中。2023年重阳节前夕,她作为陕西公益大使参与"让爱接力"重阳节空巢老人关爱计划,与肯德基合作向孤寡、残疾老人派发爱心礼包,走进未央区和新城区的多个社区,将温暖直接送到老人家中。

    邱华在朋友圈写道:"每一个人,都拥有善良的心,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怎样去付出行动。别等到暮年,才感叹年华的流逝。好好把握,每一个当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这段话不仅是对志愿者的鼓励,也是她自己人生选择的真实写照。

    一颗永不陨落的慈善之星

    从46岁到66岁,邱华将人生最成熟的二十年奉献给了公益事业。从资助几个贫困学生到带领千余人的专业志愿者团队,从西安周边到全国各地,从日常助老助学到大灾大疫中的紧急救援,邱华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广,影响越来越深远。

    最让人感动的是瘫痪8年33岁狐 儿张亮,在邱华关爱的呵护下,经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的精心治疗,尽燃奇迹的站起来了。如今,"有困难,找爱心大姐"已成为流传在三秦志愿者微信群和西安大街小巷的一句话。这简单的一句话,承载着群众对"爱心大姐"团队多年来慈善成就的认可,也是对邱华二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

    “ 20多年公益一路走来,得到家人的支持,并亲身参与,小外孙女从三岁起就跟着处婆参加公益活动,并拿出压岁钱捐款捐物,给环卫工人买西瓜.水等,97岁老母亲非常鼓励我做公益,多年来为国家几次大的灾地震,水灾捐款,好的家风代代相传。”邱华说着说着流出了感激的热泪。

    在陕西省慈善志愿者服务的星空中,邱华无疑是最闪亮的星星之一。她的光芒不仅来自于她个人的善行义举,更来自于她点燃的千百颗爱心,以及这些爱心照亮的一个个需要帮助的生命。正如她自己所说:"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有限,但千千万万人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合力。"

    这颗三秦大地上的慈善之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风采。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源于平凡,坚持铸就非凡。在公益的道路上,邱华依然脚步不停,用爱心温暖着这个世界,用行动传递着正能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风景。

    (文/胡运森)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